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0 14:12:45
2.5.4.3.3总铁结合量测定
2.5.4.3.3.1试剂
2.5.4.3.3.1.1 铁标准液
2.5.4.3.3.1.1.1 铬天青B铵盐法
2.5.4.3.3.1.1.1.1贮备液:(3mmol/L)取1.176g硫酸亚铁铵(6分子结晶水)置蒸馏水中,加50mL浓硝酸混匀反应10分钟,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2.5.4.3.3.1.1.1.2 工作液:(30µmol/L)取10mL贮备液,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2.5.4.3.3.1.1.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5.4.3.3.1.2.2.1贮备液:取1.0000g纯金属铁,用盐酸或硝酸溶解后,用0.1N盐酸稀释到1000mL,移入聚乙烯塑料瓶内,存放4oC冰箱,1mL含1mg铁。
2.5.4.3.3.1.2.2.2 工作液:取10mL贮备液,用0.1N盐酸定容至100mL,1mL=100µg铁。
2.5.4.3.3.2 轻质碳酸镁(AR)(或碱式碳酸镁)其质量应符合要求。
2.5.4.3.3.3实验步骤
2.5.4.3.3. 3.1 应用铬天青B铵盐方法测总铁结合量 取0.1mL血清放入尖底离心管,加60µmol/l铁标准液0.1mL充分混合,室温放置15分钟。再加4-5mg轻质碳酸镁,放置15分钟,混合3-4次。然后以3000转/分离心5-8分钟,取上清液0.1mL按铬天青B铵盐比色法测血清铁的步骤进行操作,计算。
2.5.4.3.3. 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总铁结合量 取1.0mL血清,加铁标准液(20µg/mL)0.5mL,充分混合,放置15分钟。加150mg轻质碳酸镁,充分混匀1分钟以上,放置30分钟,混合3-4次。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1mL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血清铁的操作步骤进行消化,测定,计算。
2.5.4.3. 3.4 计算
2.5.4.3. 3.4.1 血清总铁结合量可用(µg/100mL)表示。
2.5.4.3. 3.4.2 未饱和铁量 = 血清总铁结合量-血清铁。
血清铁
血清蛋白运铁蛋白饱和度(%)= ────────── ×100
血清总铁结合量
2.5.4.3.4 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
实验数据可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 F0.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P≤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结果判定
受试样品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升高经统计处理差异有显著性,即可判定该受试样品有升高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的作用。
2.5.4.4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见1.6.2。
2.6 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
试验数据为计量资料,可用t检验进行分析。凡自身对照资料可以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后者需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对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方差齐后,用转换的数据进行t检验;若转换数据仍不能满足正态方差齐要求,改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但变异系数太大(如CV>50%)的资料应用秩和检验。
结果判定:
改善儿童营养性贫血:试验前后自身比较和试验后组间比较,血红蛋白、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二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同时,试食组自身前后比较,血红蛋白平均升高幅度≥10g/L,可判定受试样品具有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的作用。
改善成人营养性贫血:试验前后自身比较和试验后组间比较,血红蛋白指标差异有显著性;同时,试食组自身前后比较,血红蛋白平均升高幅度≥10g/L,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二项指标中一项指标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