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0 14:08:31
3.2 迟发型变态反应(DTH)
可任选下列方法之一
3.2.1 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DTH(耳肿胀法)
3.2.1.1 原理
二硝基氟苯(DNFB)是一种半抗原,将其稀释液涂抹腹壁皮肤后,与皮肤蛋白结合成完全抗原,由此刺激 T 淋巴细胞增殖成致敏淋巴细胞。4~7天 后再将其涂抹于耳部,使局部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一般在抗原攻击后24~48h达高峰,故于此时测定其肿胀程度。
3.2.1.2 材料
DNFB、丙酮、麻油、硫化钡、打孔器。
3.2.1.3 实验步骤
3.2.1.3.1 试剂配制 DNFB溶液 DNFB溶液应新鲜配制,称取DNFB50mg,置清洁干燥小瓶中,将预先配好的5mL丙酮麻油溶液(丙酮:麻油=1:1),倒入小瓶,盖好瓶塞并用胶布密封。混匀后,用250μL注射器通过瓶盖取用。
3.2.1.3.2 致敏 每鼠腹部皮肤用硫化钡脱毛,范围约 3cm×3cm、用 DNFB 溶液50μL均匀涂抹致敏。
3.2.1.3.3 DTH的产生与测定 5天 后,用 DNFB 溶液 10μL 均匀涂抹于小鼠右耳(两面)进行攻击。攻击后 24h 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剪下左右耳壳。用打孔器取下直径8mm的耳片,称重。
3.2.1.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
一般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 F0.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P≤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左右耳重量之差表示DTH的程度。受试样品组的差值显著高于与对照组的差值,可判定该项实验结果阳性。
3.2.1.5 注意事项
操作时应避免DNFB与皮肤接触。
3.2.2 绵羊红细胞(SRBC)诱导小鼠DTH(足跖增厚法)
3.2.2.1 原理
SRBC可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成致敏淋巴细胞,4天后,当再以SRBC攻击时,即可见攻击部位出现迟发型变态反应。
3.2.2.2 材料
游标卡尺(精密度0.02mm)、SRBC、微量注射器(50μL)。
3.2.2.3 实验步骤
3.2.2.3.1 致敏 小鼠用2%(v/v)SRBC腹腔或静脉免疫,每只鼠注射0.2mL(约1×108个SRBC)。
3.2.2.3.2 DTH的产生与测定 免疫后4天,测量左后足跖部厚度,然后在测量部位皮下注射20%(v/v)SRBC,每只鼠20μL(约1×108个SRBC),注射后于24h测量左后足跖部厚度,同一部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3.2.2.4 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
一般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 F0.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P≤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以攻击前后足跖厚度的差值来表示DTH 的程度。受试样品组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值,可判定该项实验结果阳性。
3.2.2.5 注意事项
测量足跖厚度时,最好由专人来进行。卡尺紧贴足跖部,但不要加压,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攻击时所用的SRBC要新鲜(保存期不超过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