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0 14:08:28
3.3 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rne改良玻片法)
3.3.1 原理
用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的小鼠脾细胞悬液与一定量的SRBC混合,在补体参与下,使抗体分泌细胞周围的SRBC溶解,形成肉眼可见的空斑。溶血空斑数大体可反映抗体分泌细胞数。
3.3.2 仪器和材料
二氧化碳培养箱、恒温水浴、离心机、手术器械、玻片架、200目筛网、SRBC、补体(豚鼠血清)、Hank's液、RPMI1640培养液、SA缓冲液、琼脂糖。
3.3.3 实验步骤
3.3.3.1 SRBC 绵羊颈静脉取血,将羊血放入有玻璃珠的灭菌锥形瓶中,朝一个方向摇动,以脱纤维,放入4℃冰箱保存备用,可保存2周。
3.3.3.2 制备补体 采集豚鼠血,分离出血清(至少5只豚鼠的混合血清),将1mL压积SRBC加入到5mL豚鼠血清中, 4℃冰箱放置30min,经常振荡,离心取上清,分装,-70℃保存。用时以SA液按1∶8-15稀释。
3.3.3.3 玻片涂膜 在清洁玻片上刷上一薄层琼脂糖(0.5g琼脂糖加双蒸水至100mL,加热溶解),待干后放片盒可长期保存备用。
3.3.3.4 免疫动物 取羊血,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每次离心(2000r/min)10min,计数细胞,每只鼠经腹腔或静脉注射SRBC 5×107~2×108个。也可将压积SRBC 用生理盐水配成2%(v/v)的细胞悬液,每只鼠腹腔注射0.2mL。
3.3.3.5 脾细胞悬液制备
将SRBC免疫4~5天后的小鼠颈椎脱臼处死,取出脾脏,放在盛有Hank's液的小平皿内,轻轻撕碎脾脏,制成细胞悬液,经200目筛网过滤,或用4层纱布将脾磨碎,离心(1000/min)10min,用Hank's液洗2遍,最后将细胞悬浮在5mL RPMI1640培养液中,计数细胞,并将细胞浓度调整为5x106个/mL。也可将细胞悬浮在8mLHank's液,测定脾空斑形成数。
3.3.3.6 空斑的测定
将表层培养基(1g琼脂糖加双蒸水至100mL)加热溶解后,放45℃水浴保温,与等量pH7.2~7.4、2倍浓度的Hank's液混合,分装小试管,每管0.5mL,再向管内加50μL 10% SRBC(v/v,用SA液配制),20μL脾细胞悬液(5×106个/mL)或25μL脾细胞悬液,迅速混匀,倾倒于已刷琼脂糖薄层的玻片上,做平行片,待琼脂凝固后,将玻片水平扣放在片架上,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温育1~1.5h,然后用SA缓冲液稀释的补体(1:8)加入到玻片架凹槽内,继续温育1~1.5h后,计数溶血空斑数。
3.3.4 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
一般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 F0.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P≤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用空斑数/106脾细胞或空斑数/全脾细胞来表示,受试样品组的空斑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空斑数,可判定该项实验结果阳性。
3.4 血清溶血素的测定
可任选下列方法之一。
3.4.1 血凝法
3.4.1.1 原理
用SRBC免疫动物后,产生抗SRBC抗体(溶血素),利用其凝集SRBC的程度来检测溶血素的水平。
3.4.1.2 仪器和材料
SRBC、生理盐水、微量血凝实验板、离心机
3.4.1.3 实验步骤
3.4.1.3.1 SRBC 绵羊颈静脉取血,将羊血放入有玻璃珠的灭菌锥形瓶中,朝一个方向摇动,以脱纤维,放入4℃冰箱保存备用,可保存2周。
3.4.1.3.2 免疫动物及血清分离 取羊血,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每次离心(2000r/min)10min。将压积SRBC用生理盐水配成2%(v/v)的细胞悬液,每只鼠腹腔注射0.2mL进行免疫。4~5天后,摘除眼球取血于离心管内,放置约1h,将凝固血与管壁剥离,使血清充分析出,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血清。
3.4.1.3.3 凝集反应 用生理盐水将血清倍比稀释,将不同稀释度的血清分别置于微量血凝实验板内,每孔100μL ,再加入100μL 0.5%(v/v)的SRBC悬液,混匀,装入湿润的平盘内加盖,于37℃温箱孵育3h,观察血球凝集程度。
3.4.1.4 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
一般采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 F0.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P≤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血清凝集程度一般分为5级(0-Ⅳ)记录,按下式计算抗体积数,受试样品组的抗体积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抗体水平,可判定该项实验结果阳性。
抗体水平=(S1+2S2+3S3……nSn)
式中1、2、3……n代表对倍稀释的指数,S代表凝集程度的级别,抗体积数越大,表示血清抗体越高。
0级 红细胞全部下沉,集中在孔底部形成致密的圆点状,四周液体清皙。
Ⅰ级 红细胞大部分沉集在孔底成园点状,四周有少量凝集的红细胞。
Ⅱ级 凝集的红细胞在孔底形成薄层,中心可以明显见到一个疏松的红点。
Ⅲ级 凝集的红细胞均匀地铺散在孔底成一薄层,中心隐约可见一个小红点。
Ⅳ级 凝集的红细胞均匀地铺散在孔底成一薄层,凝块有时成卷折状。
3.4.1.5 注意事项
血清稀释时要充分混匀。最后一个稀释度应不出现凝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