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新闻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众对保健品的不信任率为53%,非常不信任率为34%。有资料显示,中国保健品市场销售额正以每年30%的速度下滑,已经从1997年的700亿元下降到2002年的175亿元。
中国保健品行业在经历了行业协会遭到取缔的最沉重打击之后,今年应该说迎来了发展的曙光。新的行业协会成立,并开始进行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
然而,还未成立的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推广应用工作委员会竟然已经遭遇冒名行骗。
日前,保健协会接到企业举报,指有人以“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推广应用工作委员会”的名义进行欺骗,为企业产品进行“监制”、“指定”和“重点推广”。为此,保健协会发表了严正声明:“1.我协会拟成立的‘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推广应用工作委员会’正在申报之中,尚未成立。2.我协会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没有为任何产品进行过‘监制’、‘指定’及‘重点推广’等活动。为此,我协会将及时联合有关执法机构深入调查,并请会员单位和有关企业提高警惕,特此声明。”专题撰文:记者周思详
管理缺乏统一标准
对于保健品监管上存在的混乱现象,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周邦勇在网站直播采访中直言:管理体制不顺。保健品监管涉及的部门,据不完全统计,有接近20个,集中表现在审批以及研发、生产、流通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监管力度不够。
他认为,问题在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说标准有三个方面,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这个方面保健品行业是很薄弱的,因此造成了在监管上政出多门。
审评指标不够严谨
从审批上来讲也有许多的问题,比方说现在只有27个功能,极大阻碍了该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的技术还有所限制,对一些新理论、新技术要三番四次考虑甚多,批起来很难,而对成熟的理论,尤其是老掉牙的就很容易通过,这是很大的问题,阻碍了创新与发展。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化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由于保健药品一直由各地自行审批,其审评技术要求尺度不一,监管力度不同,审评技术指标方面与一般治疗性中药没有十分严谨的界定。
例如,一些企业在产品的包装印刷上不够规范,仿照药品的包装印刷,产品说明书和标签不按批准内容印制,扩大适应症和适应人群,违规宣传产品的治疗功效。有些保健药品则不按批准配方生产,擅自添加药物甚至违禁药品。还有的增加保健功能,变更食用方法和食用量,以此混淆食品与药品的界限。
行业标准酝酿年内实施
据了解,中国保健行业协会正在联同卫生、科研等机构制定行业标准。中国保健协会朱康年秘书长早前来广州参加某研讨会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透露,今后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将由“被动监管”逐渐变成“主动监管”,工商、质监、药监、卫生将会密切合作,除了行使相应的权利,也将会被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
据他介绍,由协会牵头的“中国健康产业监控中心”今年已开始运作;与此同时,保健品行业标准也正在酝酿中。
记者发现,保健协会的官方网站“行业标准”一栏也“正在建设中”。据悉,新《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酝酿年内实施。
新管理办法
有望放开束缚
好消息不只有行业标准将出台而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制定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酝酿年内实施,原有20多种功能束缚有望全面放开。
相对于原来卫生部颁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新《办法》有了较大变动。保健食品功能放开,规定范围以外的功能也可申报。根据新《办法》的规定,一直处于严格监管下的保健食品功能有望突破原有的限制,可能出现几十甚至上百种。
申请功能可以在公布范围外
新《办法》规定,“拟申请的功能在SFDA公布范围内的,申请人应当向认定的检验机构提供产品研发报告;拟申请的功能不在公布范围内的,申请人还应当自行进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向认定的检验机构提供功能研发报告。”这就意味着,保健食品的功能既可以是SFDA规定的,也可以是此范围以外的,前提是只要实验和报告能佐证产品声明的功能。
据介绍,近十年来,在我国已获批准的4000多种保健食品中,功能却只限于22种,2003年调整到27种,其中21项需要做人体实验。“功能限制实际成为制约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功能限制能够放开,对企业而言将是一个好消息。”